他来六安和同学们说了什么

       6月20日,六安一中校友、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葛健在六安一中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独立思考和人生探索》的精彩报告。
       葛健教授是六安一中84届校友,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8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天文技术和仪器实测天文研究,是第一位发现系外行星的华人科学家。
       这位科学家究竟有多厉害?请看,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报道。

他要为地球寻找更多“表亲”

       短暂停留之后,葛健教授已经离开六安去杭州了,记者拨通葛健教授电话时,他正在杭州参加学术交流。
       这次回国,他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他去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北师大、六安一中、中科大、杭州电子科技大,还要去上海天文台、上海交大做学术交流。另外,6月24日,他要去英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7月2日返回美国。
       目前,葛健教授研究的新型行星探测设备的望远镜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下一步,他要为地球寻找更多“表亲”,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回到六安,他的第一印象是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得很漂亮,特别是月亮岛附近的建筑群,现代化、人文化相结合,感觉很棒!”
       此次重回母校,虽然跟六安一中的孩子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接触,但葛健教授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同学们思想很活跃,也很好学。”葛教授还鼓励同学们只要坚持独立思考,提高判别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坚持不懈,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年少时他就想成为一位天文学家

       葛健是舒城人,已在美国定居,这次是受母校六安一中邀请,时隔29年回到六安。
       葛健说他少年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位天文学家。现在再回过头看,他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职业趋向都是从高中开始。在高中时,物理是他最喜欢的学科。除了物理课程,习题和做一些课外有兴趣题目外,他还积极地锻炼自己的创造力。
      “记得在高二,我向鲍传习老师提出想参加当年的全国的小发明比赛。鲍老师听了我的一些发明创造想法后积极鼓励我去尝试,并将我介绍给程丙春主任(主管物理教学)。程主任也很支持我的想法并提供资助。我于是利用部分暑假时间完成了两项小发明。可惜当年没有全国小发明比赛,我也就未能参赛。但我也因此而得到了锻炼。现在想来,这也许算是我第一次有资助的研究。来美后,才发现一切研究都需要资助。于是我很快学会了一个关键的技能,那就是如何产生新的想法并如何将这一想法成功地推销给各种研究基金会。或许高二小发明的实践已默默地帮我打开现代科学研究的大门。”
       葛健教授回忆高中生活时说:“虽然那时候条件艰苦,至今还记得那五分钱的青菜汤和馒头,但回想起来,在艰苦的岁月里我们也找到了乐趣和真情。记得高中时,晚自习经常停电,我们就用蜡烛和煤油灯。虽然光线很暗,同学们个个都专心地读书。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给我留下极其美好的印象。”

努力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葛健教授想通过本报与老同学、老师,以及现在正在织梦的年轻学子们分享一些感受。
       第一感受是人生很短暂,一定努力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才不后悔。这样你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并能很多年如一日地努力工作,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觉得枯燥。
       怎样才能做到这点?一个人首先需要努力找到自己的真正爱好和兴趣(既使兴趣和爱好不被社会和他人所认同),然后需要大胆地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其实我的体验是失败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不需要太多的担心和不该有的心理负担。就如同投篮球,只有多次锲而不舍地去投,你才有投中的可能。如不投,你是永远不会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投球成功也是有艺术的,第一,你得找准方向(远见)并设计你的目标(投中几个和投中率等);第二,你得制定一个计划和投球实践时间;第三,你得发展你的投球策略;第四、你得掌握投球技巧;第五,你得专心地投;第六,你得不停地投。这样有计划,策略和步骤去投, 你定会实现你的最终目标。
       第二感受是独立思想和思辩能力。
       在西方,我们鼓励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对事有自己的辨别力。让他们敢于挑战权威。如果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那我们就有必要关心和保护各自的个性和不同。以各种课外活动去激发年轻人的想象和思维并鼓励他们在各自喜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这从另一方面也给同学们建立起各种自信,而不至于因为成绩稍差而失去自信和奋斗的动力。

葛健教授简历

       六安一中84届毕业生,现为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终身教授(2004-现在),他是下一代近邻宜居行星巡天的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国际斯隆数字巡天三期MARVELS多目标地外行星巡天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以及斯隆数字巡天三期管理委员会成员,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TESS空间探索项目合作伙伴,国际三十米大望远镜项目中国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中国科学杂志编委会的副主编,中国级地科学国际编委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星系形成和星系活动研究团队的成员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长期从事天文技术和仪器和实测天文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系外行星探测技术和仪器,红外硅浸没光栅和仪器,高分辨光学和红外光谱仪技术和仪器,及新一代高清晰度成象技术,系外行星巡天,褐矮星,年轻恒星,年轻行星盘,双星,和类星体吸收线和河外星系际界质。
       2006年,葛健教授使用一架装有新型行星探测设备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围绕幼年恒星运转的行星,该恒星距地球约100光年。这颗名为ET-1的行星的发现表明,天文学家找到了一种可明显加快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的方法,而葛健是第一位发现系外行星的华人科学家。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广播电视报社
六安广播电视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他来六安和同学们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