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村农民的幸福生活

公园建在家门口   农民住进现代化小区

  11月15日,六安市广播电视台、《六安新周报》记者一行来到苏埠镇南楼村。早就听闻南楼村新农村建设搞得不错,一路上,记者想象着会看到怎么一个现代化村镇?没想到,这次采访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南楼村的变化,更感受到了南楼村农民的幸福生活。
农民公园建在家门口
  很快,我们到达目的地,汽车在南楼村的一个工地旁停了下来,一下车,就听到机器“轰隆隆”的声音,寻声望去,不远处两台大挖土机,一辆拉土车正在挖沟、运土,眼前一派忙碌的景象。
  顺着一条便道,踩着松软的泥土,向前便看到了南楼村“黄家水上花园”的大体轮廓,一半还蓄着水,另一半正在进行紧张的开挖工程。
  苏埠镇镇长施万章介绍,原花园塘自然水源15亩,三面环水,水围中间陆地,环岛面积12亩,杂草丛生,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南楼村今年狠抓水利基本建设,目前,经镇村两级论证并做出规划,现将其打造成水源面积30亩,岛屿面积15亩,蓄水量4.5万立方米以上,充分确保千亩良田临时灌溉用水,同时确保为小区上千人的生活用水,将连环三岛打造成居民观光、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农民公园。
  说着,工作人员拿来一幅效果图,施万章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远景规划,“这就是将来的农民公园,东岛建桃花园,中岛建娱乐健身设施,西岛建农家乐,全体水面开展生态养殖,建垂中心,让南楼村洋溢‘生活城市化、设施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管理民生化’的新农村景象。”从这幅图上,似乎也让我们看到了南楼村农民的幸福生活。
农民搬进现代化小区
  2010年,南楼村被确立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示范村,以老宅基还耕和整理项目为依托,拆除零星及破旧农宅312户。如今,这312户村民将在一栋栋规划美观的现代化小区里开始他们的幸福新生活。
  村民陈习发今年春节就将搬进新居,一说到新房子,老陈便喜上眉梢,“做梦都没想到,咱们农民也能住上三室两厅的套房,走,到我新房子看看去!”
陈习发刚拿到新房钥匙,便张罗着找工程队忙活装潢的事了,记者刚走进陈习发的这套140多平方的新房,他就开始介绍起来,“地板砖、面砖、吊顶……都差不多了,今年就准备在这新房过年了。”
  陈习发家有10口人,这次拆迁规划,他分到了两套140多米方的房子,“两个儿子一人一套,只要20多万元。这里不仅交通便利,今后,我们还能用上自来水了。”
  和陈习发一样享受到“新房福利”的全村还有300多户,该村鲍远峰书记介绍,全村规划点以“一轴两翼”为构架,新建占地面积180亩。户型50-170平方米的楼房80栋,建筑总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设计4+1五层公寓住房,实现居住和仓储分离。目前,一期18栋集中安居楼基本竣工,部分农户已开始入住装潢。
农民回乡创业办工厂
  南楼村现有人口3546人,1008户,7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苏埠镇南楼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近6000元,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搞养殖、办工厂,不少农民回乡创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
  见到华翎羊毛衫厂的负责人朱丙仙时,他正在车间指导工人新接单的样式,厂房里,整齐地分成了两部分,一边是织片区、一边是套口区。还有一个房间几名工人正在做最后半成品手缝,原来一件毛衣要经过这些流水线。
  1989年,朱丙仙到上海某服装公司打工,经过4年的煅练,他从基层的一名小工人成长为管理人员,车间的每道工序他都了解,于是,便有了回家创业的念头。他贷款30万元添置机器,将自家的二层楼房改造成生产车间,如今解决了近40人就业,平均一个月有2万件的订单。
  车间里,“哒哒哒”织片机旁27岁的姚厚林正熟练地在机器上挑花,他说,“我在这工作快4年了,每个月平均工资1800元,感觉和外面打工挣的钱差不多,在家门口工作,生活方面更方便一些。”
               本报记者 皮正莉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广播电视报社
六安广播电视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省委宣讲团来我市宣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查冷鲜肉摆案销售⊙市广播电视台向“庸、懒、散、乱”说不⊙六安首期工程渣土运输车驾驶员培训班开班⊙南楼村农民的幸福生活⊙⊙⊙⊙⊙⊙